首页

婉慈icon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30 02:52:05 作者:中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锕系元素增丰星 揭示“银河系考古”新线索 浏览量:41437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月2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,该台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,基于中国郭守敬望远镜(LAMOST)巡天数据和日本昴星团(Subaru)望远镜高精度后续观测,首次在银河系的“盖亚-香肠-恩克拉多斯”(Gaia-Sausage-Enceladus, GSE)吸积遗迹中发现一颗具有高钍/铕比的锕系元素增丰极贫金属星。

  这颗编号命名为LAMOST J0804+5740的极贫金属星的发现,为理解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机制、开展“银河系考古”研究提供了全新线索,并揭示锕系元素增丰可能与矮星系的吸积过程密切相关,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科学期刊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》(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)发表。

本项研究成果相关示意图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供图

  论文第一作者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林洋名介绍说,研究团队对LAMOST J0804+5740这颗特殊恒星中的48种元素丰度进行了精确测定。结果显示这颗恒星的锕系元素(如钍)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的r-过程(快中子俘获过程)增丰星,成为目前已知少数几颗锕系元素增丰星之一,同时表明它可能诞生于一次极端的重元素合成事件。

  锕系元素增丰现象一直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谜团之一。传统观点认为双中子星并合或者中子星-黑洞并合是其主要来源。不过,研究团队本次通过对比理论模型,发现磁旋转驱动喷流超新星模型与LAMOST J0804+5740的观测丰度模式最为匹配。这意味着磁旋转驱动喷流超新星也可能产生锕系元素增丰现象,为其起源提供了新的解释。

  动力学研究发现,LAMOST J0804+5740不仅是一颗锕系元素增丰星,而且属于银河系吸积矮星系“盖亚-香肠-恩克拉多斯”的一部分,这不仅是第一次出现在该吸积矮星系中,也是第一次在已知吸积遗迹中发现具有明显锕系元素增丰的天体。

  林洋名表示,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48颗具有钍丰度测量的r-过程增丰贫金属星,发现约三分之二的锕系元素增丰星均倾向于吸积起源。这表明,被银河系吸积的矮星系可能是此类特殊天体的重要来源。

本项研究成果相关示意图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供图

  论文通讯作者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海宁研究员指出,LAMOST J0804+5740如同一枚“时间胶囊”,保存了百亿年前矮星系中剧烈重元素核合成事件的证据。未来,研究团队将扩大对锕系元素增丰星的搜寻,并结合核物理实验和核合成理论模型,揭示重元素起源的完整图像。

  李海宁进一步表示,这项研究不仅为“银河系考古”提供了新线索,也为理解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和演化开辟了新思路。天文学家期待后续研究能揭示更多关于锕系元素增丰现象的奥秘,并进一步探索银河系吸积矮星系的独特化学特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医大师喊话年轻人:不要“以吃代休息”

此外,在女子200米T36级决赛中,史逸婷以27秒50打破残奥会纪录;代云强获得男子400米T54级金牌,同样打破残奥会纪录。

东航第五架C919大飞机交付入列

2024年,该公司持续发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助力清洁能源发展,推进电网向新型能源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,增强电网补强工程建设,全力做好配套建设、并网接入等服务,构建数智化坚强电网系统。

沪苏湖铁路开始全线铺轨 预计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

乐平市文化馆馆长程慧表示,为加大校园赣剧普及力度,着力推进戏曲进校园,乐平市赣剧团每年组织校园专场演出10余场,观看人数约3万人次,并在乐平市11所中小学开设赣剧兴趣班,2023年授课500余节、培训学员1500余名,营造出“人人知晓非遗、人人热爱非遗、人人传播非遗”的浓厚氛围,让赣剧的种子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,助推赣剧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。

时政微观察丨这所学校的师生和习主席结下深厚友谊

2023年6月2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。展厅内,总书记沿“历史大道”前行,仔细询问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物展品保护情况。讲解员指着一件陶器展品向总书记介绍:“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,距今大约4800年。”总书记询问:“中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吗?”

北京公交警方:一65岁男子扰乱乘车秩序被行拘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,即脱胎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例如,天下为公、民为邦本、为政以德、革故鼎新、任人唯贤、天人合一、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、讲信修睦、亲仁善邻等,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、天下观、社会观、道德观的重要体现,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今贯通的直接体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